2019年浙江省藥品流通行業分析報告
- 分類:行業資訊
- 作者:
- 來源:浙江省醫藥行業協會
- 發布時間:2020-08-14 09:31
- 訪問量:
2019年是藥品流通行業完成“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之年,在《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關于加快推進藥品智慧監管的行動計劃》等政策指導下,在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化等新技術的引領下,我省藥品流通業不斷轉型創新,加速格局重塑、降本增效,克服了各種不利因素,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各項指標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一、運行分析
1、藥品流通行業規模
2019年全省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模呈現穩中向好的格局,藥品流通企業七大類商品購進總額1805.57億元,比上年增長12.19%;實現銷售總額1731.99億元,比上年增長7.51%,增幅比上年下降3.49個百分點。入商務部藥品流通直報系統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1403.81億元,比上年增長13.50%,增幅比上年上升7.51個百分點。
2015-2019年浙江省藥品流通行業銷售額、主營業務收入趨勢圖
截至2019年,全省有藥品批發企業489 家,比上年增加77家;藥品零售連鎖公司293家,比上年增加25家;零售藥店 20894家,比上年增加1002家,其中連鎖門店 11041 家,單體藥店 9853 家,連鎖率52.84%,比全國連鎖率55.8%低2.96個百分點,仍處于偏低水平。
2、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品類和對象結構
2019年七大類商品銷售中,西藥類占主導地位,銷售額為1333.59億元,占銷售總額的77%,比上年占比上升6.48個百分點;化學試劑類7.05億元,占銷售總額的0.41%,比上年占比上升0.32個百分點;醫療器材類64.36億元,占銷售總額的3.72%,比上年占比上升0.14個百分點;中成藥類232.92億元,占銷售總額13.45%,比上年占比下降1.66個百分點;中藥材類57.40億元,占銷售總額3.31%,比上年占比下降0.97個百分點;其它類36.19億元,占銷售總額2.09%,比上年占比下降4.30個百分點;玻璃儀器類0.47億元,占銷售總額的0.03%,與上年基本持平。
2019年浙江省藥品流通行業七大類商品銷售比重
2019年向批發市場銷售額382.16億元,占銷售總額22.06%,比上年占比下降4.69個百分點;向醫療終端的銷售額為999.13億元,占銷售總額的57.69%,比上年占比上升4.88個百分點;向零售終端銷售145.50億元,占銷售總額8.40%,比上年占比下降0.33個百分點;向居民零售銷售186.85億元,占銷售總額10.79%,比上年占比上升0.41個百分點;向生產企業銷售18.13億元,占銷售總額1.05%,比上年占比下降0.29個百分點。
2019年浙江省藥品流通行業銷售對象結構比重
3、七大類醫藥商品購存結構
2019年七大類購進總額1805.57億元,同比增長12.19%,增幅比上年上升8.96個百分點。其中直接進口9.80億元,占購進總額0.54%,比上年占比下降1.66個百分點;從生產者購進945.01億元,占購進總額52.34%,比上年占比上升6.47個百分點;向批發零售貿易業購進850.75億元,占購進總額47.12%,比上年占比下降4.81個百分點。期未庫存額為288.48億元,比上年增加14.61%;存貨周轉天數48天,比上年減少4天。
4、行業集中度
2019年主營業務收入(直報企業)1403.81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有24家,比上年增加1家;1億以下56家,比上年減少4家;前十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909.83億元,占64.01%,比上年占比增加0.35個百分點;前三十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187.17億元,占83.52%,比上年占比上升0.11個百分點。
5、行業綜合實力和盈利水平
2019年利潤總額61.82億元(直報企業),比上年增長19.25%,增幅比上年上升5.87個百分點;其中排名前十家企業占利潤總額85.42%,比上年占比下降0.95個百分點;前三十家企業占利潤總額97.04%,比上年占比下降0.72個百分點。
銷售利潤率3.57%,比上年增長0.4百分點;三項費用支出145.97億元,比上年增長20.37%。
全省藥品流通行業資產總額(直報企業)為764.94億元,比上年增長8.47%,比上年增幅下降0.6個百分點。其中固定資產80.80億元,比上年增長12.14%;流動資產609.72億元,比上年增長6.69%;所有者權益291.69億元,比上年增長16.27%。
二、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特點和存在問題
1、并購重組,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為行業的發展帶來雙向的影響,既有機遇更有挑戰,一些具有優勢的大型藥品批發企業積極推進資本經營和商品經營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加快行業的重組整合,提升行業集中度,積極拓展終端市場,增加銷售網絡的廣度與深度,醫療終端的復蓋率明顯提升。華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英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浙江省最大的兩家醫藥流通企業,銷售網絡已覆蓋省內各市縣,2019年銷售規模分別位居全國藥品批發企業第八位、第十三位。
隨著消費者剛性需求的提升,醫保定點藥店的增加,藥品零售業仍保持穩定發展的格局,總量控制、帶量采購、醫??刭M、藥占比考核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導致一些藥品、未中標產品由醫院臨床終端市場轉向院外藥品零售店經營,已成為藥品零售業新的增長點,隨著藥店分級分類管理制度的推進和實施,零售藥店的規范化經營要求不斷提升,藥品監管不斷趨嚴,尤其是省醫保局對零售藥店醫保支付政策的實施,對藥品零售業將產生顛覆性的影響,加快行業優勝劣汰、重組整合,行業集中度將持續提升,浙江瑞人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2019年銷售規模位居全國藥品零售企業第十八位。
2、醫療器械面臨挑戰與機遇并存的發展格局
醫療器械是創新驅動、多學科集成的高新技術產業。隨著集中招標采購政策推進和醫聯體采購聯盟的形成,價格將進一步降低,市場競爭更趨激烈。醫療器械產業正在向技術、人才、管理、服務、資本、標準等多維度、全方位拓展。醫療器械市場進一步向平臺化、專業化、智能化和互聯網化方向發展,并將呈現醫療器械家用和醫用市場界限進一步清晰、醫療器械與診療緊密度提升、云影像與精準診斷進一步融合的發展態勢,為醫療器械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3、醫藥電商已進入快速成長期
大數據時代為醫藥電商創造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互聯網+”為企業轉型注入了生機和活力,自從國家藥監局取消互聯網交易B證、C證以及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企業(第三方)的行政審批后,醫藥電商得到快速的發展。國務院、國家醫保局分別下發了《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關于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發文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據國家藥監局政策法規司負責人介紹,《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正在起草中,北京“跨境醫藥電商試點”已獲得國家藥監局的批復,這一系列政策導向,對傳統醫藥商業企業既是挑戰,更是難得的發展機遇,不僅促進藥品流通模式的變革和創新,而且運用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化等高科技手段,加快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積極拓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營銷網絡,滿足客戶和消費者多層次、專業化、個性化的醫療和用藥需求,而且有利于企業轉型升級,建立“多渠道、少環節、低成本、高效率”的藥品流通模式,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4、醫藥物流服務能力逐步改善
隨著醫藥流通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藥品配送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專業化分工趨勢加快,醫藥物流得到了快速發展,醫藥物流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取得明顯的成效。除了醫藥企業外,目前順豐等快遞公司也加入到醫藥物流的行業中來,為醫藥物流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但隨著配送規模的不斷擴大和藥品監管政策的要求,現行醫藥物流有待于進一步改善和提髙,一些企業配送方式和設備落后,信息化管理水平低,從服務效能看,藥品配送最后一公里瓶頸問題突出,城市基層醫療機構配送存在限制運輸車輛進入和停車難等問題,農村邊遠地區存在客戶訂單零散、單件貨值低、配送距離長、企業配送成本髙,影響到藥品保障供應的可及性。
5、貨款回籠慢,資金壓力大
根據報表顯示,我省2019年底應收賬款余額為 278.65億元,比上年增長7.19 %,周轉天數為65天,與上年持平,處于強勢的醫療機構拖欠貨款的現象十分嚴重,公立醫療機構的回款天數逐年延長,導致醫藥商業批發企業應收賬款余額節節飆升,資金回籠率每況愈下、資金成本大幅提高,而應付賬款天數因為同業競爭卻在不斷縮短,嚴重制約企業的持續發展和中標藥品的保障供應。
6、專業化隊伍建設亟待提升
2019年我省藥品流通行業從業人員髙學歷層次、專業人員比例有所提高,但仍不能滿足行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具有醫藥專業知識和營銷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十分短缺。根據入商務部藥品流通直報企業數據統計,2019年全省藥品流通行業從業人員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僅占從業總人數的1.35%,比上年占比上升0.23個百分點;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占21.53 %,比上年占比上升1.86個百分點;具有大專學歷的占34.97%,比上年占比上升0.21個百分點,物流師資格人員占6.92%,比上年占比上升0.61個百分點。
三、 藥品流通行業的發展趨勢
1、社會對醫藥與健康服務的需求仍將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增幅趨緩。
藥品流通業關系到人民身體健康的全生命周期的行業,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快,城鎮建設和振興鄉村經濟的提速,醫療保障水平的提高,疾病譜的變化,醫藥科技的進步,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大健康領域的消費升級以及“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將拉動社會對醫藥與健康服務的剛性需求,我國醫藥市場仍將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但是隨著醫??刭M政策的頻頻出臺,帶量采購的常態化,尤其是國家醫保局對占醫院采購金額80%以上的500個品種要求在2022年以前在國家、省級、市級全覆蓋,將對藥品流通行業產生顛覆性的影響,導致配送企業配送量增加、銷售額下降、配送成本提高、毛利額減少的“高投入低產出”的運行格局、尤其是對中小企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難,藥品流通行業將進入增長減速期。
2、藥品流通行業將加快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我省藥品流通行業雖然取得持續穩定的發展,但行業銷售結構不平衡、不穩定性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按2019年七大類商品銷售結構分析,西藥類銷售占比高達77%,比上年提髙6.48個百分點,中成藥銷售占比13.45%,中藥材銷售占比3.31%,醫療器械僅占銷售總額的3.72%,除西藥類以外六大類商品銷售額僅占總銷售額的五分之一,行業銷售結構短板特征十分明顯。由于西藥類銷售占比過大,對醫療終端市場的依賴度過高,面對帶量采購、醫??刭M等政策導向的沖擊,加大了藥品流通行業發展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藥品流通行業要樹立新的發展理念,増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結構重構的步伐,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藥品流通行業培育新動能、補短板的驅動力,提高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深度融合和競爭力,在確保西藥類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積極拓展醫療器械、中成藥、中藥飲片的市場份額,在行業的發展規模、速度、質量、結構、效益等方面保持髙質量發展。
3、藥品零售模式不斷創新優化
藥品零售業是藥品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醫改滿足患者用藥的重要窗口,我省藥品零售業與全國零售行業發展水平比較,無論在銷售規模、連鎖企業規模、連鎖門店、連鎖率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距,我省藥品零售業在政策和市場競爭的雙重壓力下,要善于在危機中育生機,在變局中開新局,加快行業重構,加快向“醫藥新零售”轉型,其核心就是不斷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通過互聯網、一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高科技手段,打造智能商務的標準化服務體系,將傳統的零售藥店向DTP專業藥房、分銷專業藥房、慢病管理藥房、智慧藥房、無人售藥柜、人臉識別等新零售領域轉變,為消費者提供精準的、專業的、一對一服務,通過消費升級與“信息-數據-物流”技術的深度融合,實現消費者價值的最大化和藥品零售藥店專業服務能力和經、營效益的大幅提升。
4、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提高專業藥學服務能力
人才與知識已成為藥品流通行業發展的第一要務和主體資本,隨著行業的轉型升級,向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以及醫藥電商、“互聯網+藥品流通”、“互聯網+醫療服務”的迅速崛起,對人才的需求向高學歷、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轉變,要堅持“人才興企”的理念,重視人才培養,多渠道、多元化引進、培養企業發展需要的人才,不斷提升專業藥學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拓展市場的能力。
(數據均來源商務部藥品流通直報系統,省藥監局)


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文北巷27號
公司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文北巷27號
電話: 0571-88089522
傳真: 0571-88088332
CopyRight ? 2020 浙江省醫藥工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rserved 浙ICP備05047584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杭州

手機掃一掃,可瀏覽官網資訊